我们在选酒时一般都会先了解一款酒的品酒描述,如:呈深宝石红色,带着巧克力香、红色水果香和香草香,入口后,口感圆润如丝般。这个描述的前半段说的是色泽,中间是“香味”,后半段说的就是“酒体”。
葡萄酒的构成就是:色泽+香味+酒体。犹如我们对菜品的形容词是:色香味俱全。
“酒体”就是葡萄酒在我们口中的“重量”,就像某人的身材在我们眼中有环肥燕瘦之分一样,葡萄酒的“酒体”也有厚重轻盈之别。
酒体只能通过每个人的舌头来感知。因此对于不了解葡萄酒的人来说,在饮用之前,一般难以判断葡萄酒的酒体。一般情况下,酒体可以分为:饱满型、舒适型及轻盈型:
饱满型的葡萄酒往往骨架庞大强劲,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口感冲击。在女人眼里,饱满型的酒体如同酷爱健身的肌肉男;而在男人眼里,饱满的酒体就像前凸后翘的性感超模。
轻盈型的葡萄酒拥有无穷魅力和纤瘦的感觉,如同斯文小鲜肉生或邻家女孩般清新;
中等型酒体则大多介于两者之间。酒体的界定并没有什么绝对规则可言,因此相当多的葡萄酒处于轻盈到中等的酒体或者中等到饱满的酒体这两类。
不同葡萄酒在成分比例构成上的不同,所以就产生不同的酒体!
酒体的构成=酒精含量+干浸出物+是否做了特殊酿酒处理
酒精的粘度比水高,因而是影响酒体轻重的重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酒精含量越高,葡萄酒酒体越饱满;
干浸出物是另一个影响酒体的重要因素,包括单宁、甘油、糖分和蛋白类物质等。干浸出物含量越高,酒体也就越饱满;
是否经过特别酿酒处理就包括:使用橡木桶处理和进行了酒泥陈酿。无论是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若在橡木桶中发酵或熟成的,会拥有更为饱满的酒体。而将白葡萄酒在发酵完毕后置于酒泥上陈酿一段时间,加大风味物质的提取,也会使酒体更饱满。
葡萄品种本身对酒体也有较大影响,尤其是那些成熟后糖分含量较高的葡萄品种品种也会相应酿出酒精含量更高的葡萄酒(除非中断发酵),从而具有更为饱满的酒体。我们可以从葡萄酒的“色泽”中做感知
用果皮较厚的品种酿制的葡萄酒通常会带有更多的干浸出物,如:西拉(Syrah/Shiraz)等。
酒体的饱满不是指葡萄酒的风味浓郁度。
葡萄酒的风味浓郁度与酒体并无实质性关联!我们来感受一下“酒体”吧:
慢慢地啜一口酒,在口腔中带动葡萄酒的移动,使葡萄酒充分接触口腔中不同的味蕾。
葡萄酒中的“酸”,会让你的两颊流口水。如果酸度一般,用“顺滑”(smooth)和“圆润”(round)来形容。如果酸度较高则为“脆爽”(crisp),通常为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如果葡萄酒的酸度过低,甚至会令你感觉口感不平衡,那就是“平淡”(flat)和“无趣”(dull)之类的词语描述。
“酒体”与饮用“温度”也有关系!温度越高,酒体就越轻。
你可以不信!把一款赤霞珠干红冰镇到10度喝一口,再把它升温到18度再喝一口。
“酒体”和葡萄酒“品质”不相挂钩!
有人认为“酒体饱满”就是好酒。这个不是绝对,酒体更多地只是反映葡萄酒中溶解的各种物质,评价一款葡萄酒的关键并不在于酒体的饱满轻盈,而是在于你的味觉喜欢哪一类型,就好比自己是白富美,不见得高大威猛的肌肉男高富帅会适合你,也许斯文白净的个性书生才是你的最爱!
找找属于自己的那款酒,兴许会发现你的另一段人生!